【第1期】——张伯苓旧居

 

张伯苓旧居

 

 

 

1948年张伯苓出任南京政府考试院院长,到任后目睹国民党腐朽黑暗,决心不再替蒋介石“跑龙套”,借口养病离开南京,去重庆沙坪坝南开中学津南村,深居简出。1950年5月,在周恩来总理安排下,张伯苓夫妇到北京,住在傅作义寓所,9月回到天津,三子张锡祚一家租住大理道87号(现为大理道39号)。据说还曾先后住过南门外大街272号、南海路5号(现1号)。

 

大理道39号建于20年代中期,是砖木结构的三层英式别墅,多坡式瓦顶带老虎窗,淳朴厚重,线条简洁。室内木地板、门窗和楼梯均为菲律宾原产,配有巴洛克式壁炉。房屋前后有宽敞的庭院,种植花草树木,环境幽雅。

 

 

 

张伯苓(1876—1951)名寿春,字伯苓,天津人,出身于寒士家庭,北洋水师学堂毕业,亲历甲午战后惨状,立志“将终身从事教育之救国志愿”。从严氏家馆起步,与严修共同创办私立敬业中学堂,1907年名改为私立南开中学堂,1919年10月17日成立南开大学,还先后创办了南开女子中学、南开小学、重庆南开中学,是中国近代教育成功的范例。

 

 

张伯苓19岁时奉父母命结婚,婚后不久夫人去世。21岁时与王淑贞结婚,相伴一生。当时张伯苓家住西南角电车厂旁边的一条胡同里,很小的院落,几间坐北朝南的平房,左侧靠大门处加盖了几间厅房,右侧加盖两间厢房,凑成一个小三合院,收拾得整洁干净,纤尘不染。

 

 

 

夫妇二人生下四个孩子,家中一切家务均由夫人王淑贞亲自料理,从无仆役。王淑贞虽然不识字,但守规矩、明事理,她给孩子立下三条原则:一、宁肯饭食做得好些,但绝不许买零嘴吃。二、绝对不许说瞎话。三、用钱只要有理由,准给;没理由,准不给。

 

张伯苓一生从国内外给南开募集的款项数以千万计,而且多属个人行为,但他绝没有据为己有。他的工资固定在100元,而南开教授可以拿到300元。他从不想升官发财,经常告诫学生:“不要爱钱,够用就行了。”他从来都是中式布衣素服,在家时是对襟中式衣裤,外出时罩上长衫,天气冷时再加穿马褂,夏天是夏布长衫。经常步行上班,去北京办事,永远坐三等车厢,每次都住在一家一天一元钱、管吃管住的小旅馆里。

 

 

 

创建时间:2021-12-23 15:10
浏览量:0